患難見真情,不僅僅是友情,在夫妻之間更為重要,畢竟夫妻本就是沒有血緣的陌生人最后結合為一個家庭。夫妻之間更需要心往一處想,才能經營更好一個小家。我們見過太多的,同享福卻鮮少見到共患難的夫妻,很多時候都是勞燕分飛。
其實夫妻之間本就是靠感情在維系,如果兩人都不愿意為對方著想自然不可能讓婚姻長久。有人說婚姻是兩個人互相取暖,一生中伴侶是陪伴我們最長久的人,因此當家庭出現困難的時候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一起解決,但在困哪面前也讓人看清了自己的婚姻。
一、 三觀不同的婚姻
李茜在婚姻的選擇上并不被人看好,不僅僅是因為家庭經濟不平衡,父母的教育方式也有很大的差異。就像李茜的父母一直秉承著平等對待的觀念,因此她也養成了開朗樂觀的習慣。她認為丈夫畢竟是要陪伴自己一生的人,自然要選擇一個踏實的人。
她不看重外在,沒有因為經濟為難丈夫,只因為丈夫對她體貼入微。家庭的和美,讓李茜也十分相信自己的愛情,父母的教育讓她成為一個單純善良的女生。在遇到丈夫后更是認為自己得到了真愛,雖然丈夫的一些生活觀念于自己不同,但她認為這些都不是問題。
丈夫因為是家里的長子,因此父母一直灌輸著保護弟弟,忍讓弟弟的想法,這種教育觀念從小到大已經在他的心靈深處生根發芽。只要弟弟需要的作為哥哥就應該滿足,甚至可以說是在無條件的包容。
在李茜眼中丈夫是老實人,總是喜歡讓著弟弟。但在她父母眼中丈夫是懦弱是拎不清,這樣的人沒擔當、沒主見,遇到問題也只會苦了自己。李茜嫁給這樣的人父母并不看好,但是李茜認定了的十頭牛也拉不回來,最終只能如愿讓李茜結婚。
父母擔心李茜婚后會后悔,因此結婚的時候就買了一套房送給女兒但不在李茜名下。婚后雖然婆婆計較但畢竟兩人是自由戀愛因此日子還算過得去,只是因為房一直不是他們自己的,因此想要通過自己努力買房,但也真是因為買房這件事讓她看清了丈夫。
丈夫起初只是各種理由推脫,最后經不起李茜的質問只能老實交代。原來丈夫的工資一直都是轉交給父母保管,甚至可以說一多半是給弟弟用了,如果他們買房后丈夫的錢自然需要承擔他們的家庭支出,小叔子以后就必須自力更生。
李茜將此事和婆婆說起,然而婆婆的表現更是無法理喻,張嘴就說是丈夫自愿的,甚至還強詞奪理的說作為哥哥自然應該幫襯弟弟。但是小叔子游手好閑的享受,他們卻要承擔養他的義務,李茜怎麼也不愿意接受,甚至想到了失婚。
丈夫雖然懦弱但畢竟是愛她的,為了兩人的感情做出了表面的妥協,工資卡上交以后的生活費也由李茜給。但是一個人的懦弱是骨子里的,當婆婆再次張嘴時丈夫就選擇了瞞著妻子。
二、 不會拒絕的丈夫
李茜只怪自己太年輕,太容易相信人。也許是她太想當然了,以為丈夫這次終于改好了,甚至還將自己的工資也轉給丈夫用。
如果不是丈夫生病她都不知道自己會被瞞多久,丈夫的欺騙讓她徹底心灰意冷。在婚后兩人原本想著一切都安穩了,是時候要個孩子了。
然而這時候老公卻暈倒住院了,雖然有救但高昂的手術費對于這個小家庭而言是一次沉重的打擊。李茜想拼盡全力救丈夫,但是當她取錢時卻顯示余額只有幾百元。
李茜瞬間感覺像被一盆冷水澆過一般心都涼透了,一定是丈夫動用了他們共同的積蓄,小叔子之前買房的剛好一樣的數額。在和丈夫確認后他也承認了,但卻依舊不思悔改,一味的包庇弟弟和父母,甚至讓妻子和老丈人借錢治病。
李茜不得不感慨丈夫為了弟弟幾乎傾其所有,但自己又得到了什麼,在生病后婆婆和小叔子甚至沒來探望過。李茜也終于對這段婚姻絕望了,告訴丈夫家里沒錢看病了,并且提出了失婚。
世間的感情都是相互的,就算夫妻之間也需要彼此信任,互相汲取溫暖。愛是傳遞是互相給予,單方面的付出遲早會累。也許有人會覺得李茜自私,但這樣的愛情又怎麼值得她付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