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6年, 香港著名女演員葉玉卿嫁給美國華裔批發零售業富商胡某,正式息影退圈,從此一代香江尤物的傳奇演藝生涯正式落幕。
在此之前,葉玉卿曾在1993年憑借 《天臺的月光》提名金像獎和金馬獎最佳女主角,1994年再憑借 《紅玫瑰與白玫瑰》提名金馬獎最佳女主角。
距離影后僅僅一步之遙的葉玉卿,如果再堅持幾年,會不會就能成為影后了呢?
在很多人的印象中,曾主演多部經典愛情動作電影的 葉玉卿,是香港影壇一代性感女神,在銀幕上留下了很多驚艷的名場面,是香港電影輝煌年代最著名的艷星之一,也是無數影迷美好的青春回憶。
就像她的成名曲《擋不住的風情》中唱的,「來吧,我是千般風情」,葉玉卿的魅力,真沒幾個人能擋得住!
后來她拍了幾部質量不錯的文藝劇情片,成功轉型演技派,可是票房成績一般,看過的人也不多,很多人并沒有看到她的轉變。
事實上,葉玉卿的演技非常好,天賦也非常高,就算在那些賣弄性感風情的風月片里,她也能演繹得非常準確有層次,絕不是那種靠姿色混飯吃的艷俗花瓶,她的眼神中有風情更有故事。
所以,連續獲得3次影后的提名,已經證明了葉玉卿有挑戰影后的實力。
最終想要獲獎,只差一個更好的機會。
如果再多堅持幾年,再遇到幾部好作品,把握住這些機會,葉玉卿的影后之夢真的是可以實現的。
看看葉玉卿提名影后那兩年,她在金像獎和金馬獎上遇到的對手吧。
1993年《天臺的月光》,在金像獎上輸給了 《新不了情》的袁詠儀;那年的提名者還有《搶錢夫妻》和《方世玉》的蕭芳芳,《郎心如鐵》的吳家麗;
在金馬獎上輸給了 《郎心如鐵》的吳家麗,其他提名者還有《新不了情》的袁詠儀和《十八》的陸小芬。
其中港姐冠軍出身的袁詠儀是天才型選手,上一年她才出道,就獲得了最佳新演員獎,這一屆就拿影后,下一屆又蟬聯影后,狀態如日中天;
吳家麗則和葉玉卿的風格相似,其提名的《郎心如鐵》就是一部限制級影片,天生成熟美艷的御姐氣質,是劉德華的無線藝員訓練班同班同學,有更強的專業背景和更豐富的演藝經驗。
所以,葉玉卿要憑借《天臺的月光》封后的可能性并不大。
1994年的《紅玫瑰與白玫瑰》,則輸給了同片的另一位女主角陳沖;那年的提名者還有《獨立時代》的倪淑君,《重慶森林》的王菲。
在金像獎上, 《紅玫瑰與白玫瑰》的陳沖,則輸給了《金枝玉葉》的袁詠儀,而葉玉卿沒有獲得提名。
陳沖出道就拿了大眾百花影后和南斯拉夫電影節影后,整個演藝生涯的影后桂冠有十幾個,還是金馬獎最佳女主角、最佳導演和最佳編劇的大滿貫。
所以,《紅玫瑰白玫瑰》的葉玉卿,封后機會也不大。
那麼往后幾年呢?
金像獎的影后分別是
《女人四十》的蕭芳芳,
《甜蜜蜜》的張曼玉,
《宋家王朝》的張曼玉,
《古惑仔之洪興十三妹》的吳君如,
《爆裂刑警》的羅蘭;
金馬獎的影后分別是
《虎度門》的蕭芳芳,
《甜蜜蜜》的張曼玉,
《天浴》的李小璐,
《千言萬語》的李麗珍,
《花樣年華》的張曼玉。
除了 蕭芳芳和張曼玉兩位國際影后級的超班生,葉玉卿贏下吳君如、羅蘭、李小璐和李麗珍的機會還是有的。特別是羅蘭,在《爆裂刑警》中的戲份并不多,能獲獎更像是金像獎敬老;而《天浴》的李小璐,只是一個剛剛出道的17歲新人。
那幾年,沖擊影后寶座的還有邱淑貞、舒淇、李麗珍及朱茵等多位,同樣曾經下海拍過愛情動作片的美艷女星。
其中李麗珍在1999年成功封后,舒淇則是2005年順利拿獎。
她們的成功,證明了堅持的意義和價值;也側面證明了,葉玉卿未來拿影后的可能性。
1985年, 18歲的葉玉卿參加第一屆亞洲小姐選美活動,奪得季軍、最有性格小姐和最健美小姐三個獎項,隨即簽約成為亞洲電視藝員出道。
這樣的起點還是不錯的,至少她比那屆的亞洲小姐的冠亞軍混得好,知名度高;而且她的大哥還是飛圖唱片公司的老板,算是有點背景的人。
從出道到息影,葉玉卿在娛樂圈混了12年,拍了50多部影視劇,產量并不算高。葉玉卿事業上一個重要轉折點是1991年,她離開亞視,正式投身影壇。在影壇僅僅5年,拍了20多部電影,將近10部限制級影片,表現演技的各種文藝劇情片也將近10部。
5年里拍20多部電影,能夠3次提名影后,葉玉卿的演技還是比較突出的。
同時代的邱淑貞,拍了50多部電影,也提名影后3次;
小一歲的張敏,也拍了50多部電影,只提名影后1次;
同年的王祖賢,拍過60多部電影,只提名影后1次。
當然,并不是葉玉卿想留在影壇,就一定能有更好的發展,接到更好的片約。
1996年,香港電影的市道已經大不如前,鐘楚紅、利智、王祖賢、林青霞、張敏,等等,很多那個輝煌年代的傳奇女神,都先后息影退圈了。
甚至連獲獎無數的國際影后張曼玉,也在拍完《宋家王朝》后休養了一年多。
留下來堅持,固然是競爭對手更少了,但機會也少了。
而且,葉玉卿在1993年左右,憑借《天臺的月光》和《紅玫瑰與白玫瑰》成功轉型后,讓觀眾看到了她美艷背后的演技。可是1996年,葉玉卿又出演了《暴劫傾情》和《鬼劇院之驚青艷女郎》,這樣的低俗商業片。
顯然,這是電影市道不好,為了在行業生存的無奈選擇。
所以,1996年之后,葉玉卿選擇繼續留在影壇拼個影后,想要成功也并不容易。
并不是每次才能接到《天臺的月光》和《紅玫瑰與白玫瑰》這樣的好電影,也不是每次都能遇到區丁平、關錦鵬那樣會調教女演員的好導演,更不是每次都有提名影后的幸運;而且,也不是每個題材每個角色,都是葉玉卿能完美把握的。
比葉玉卿大2歲的劉嘉玲,熬到2011年才第一次獲得金像獎影后,說明這條路并不平坦。
也許一切已經是最好的安排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