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一個新聞引起了我的注意:
22歲大學生小明(化名),因為拒絕父母提出的給弟弟生活費的要求,被父母 告上法庭。
小明說, 我是哥哥,不是爹, 誰生的誰養。
母親的意思是供小明上大學已經掏空了家底,現在小明畢業了。
因為父母每月只有22000元收入,養年幼的兒子比較吃力,小明就應該就應該給弟弟承擔一部分生活費。
小明不同意,剛畢業,壓力很大,房子沒著落,工作不穩定,再說養弟弟也不是他的事情,他本來就不同意父母生二胎,是父母非要生。
最后,一家人鬧到法院上見。法院判父母 勝訴。
這個事情發生后,有人說小明太自私,自己的親弟弟,親生父母,何必計較得太明白,都是一家人。
也有人說做父母的有點自私,既然沒有能力養育另一個孩子了,為什麼還要生下來呢?
我現在既是媽媽,也是做兒女的,我個人認為: 沒有能力生二胎,不僅是自私,對老大還道德綁架,更是不該。
我又想起去年的一個令人熱議許久的事情:
1、67歲得女的那對老夫妻近況如何呢?
曾鬧得沸沸揚揚的田女士生三胎的事,估計很多人都記憶猶新。在67歲高齡,田女士依然要生下女兒,甚至不惜和自己的子女 斷絕關系。
小女兒出生后,田女士夫婦認為這是上天賜予自己的禮物,于是就給她起名叫做「天賜」。
雖然有5萬元的退休金,但是畢竟 年近古稀,兒女因為他們的一意孤行而很少上門,等他們老去,這個年幼的女兒該何去何從呢?
等小女兒懂事了,她會不會看著兩個白發蒼蒼的老人是父母而有所困惑?
她二十歲,父母八旬老人,她的青春要在照顧父母中展開嗎?
不知道這對老夫婦執意生下孩子的底氣在哪里?僅僅是目前身體尚可嗎?
養育孩子是對孩子負責任的一件大事,不能得過且過,對未來沒有計劃。
對這老夫婦,唯有真心祝福: 希望他們身體健康,長命百歲,可以陪孩子更久更久。
2、高齡生二胎,希望別道德 綁 架老大
現在很多高齡媽媽,生二胎的理由是: 等我們老去,給老大留個伴。
其實,我一直覺得如果有能力,身體又很棒,完全可以生,不止二胎,三胎都沒問題。
但是,我不理解的是,經濟條件不是太好,本身高齡,老大都沒有得到很好的照顧,還拼二胎,結果身心疲憊。
像開頭新聞里的小明父母,強迫老大必須撫養老二,即使勝訴了,但是親情沒有了。
不要使老大都變成「伏弟魔」,無法開展自己的人生,因為背后有一個弟弟,甚至一個家庭等著自己。
《安家》里的房似錦,看著那樣的家庭,現實中多少人會望而生畏。
不要說不幫忙就是自私,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,為什麼要犧牲一個人去成全另一個呢?
3、生孩子不是過家家,對孩子最好的愛不是生下來,而是教育好
《少有人走的路》中說:
真正愛孩子的父母都明白,愛孩子,就要尊重孩子,尊重他們的意愿和感受,尊重他們有做決定的權利;愛的最終目標,不是要成為孩子生活的中心,而是要從孩子生命的重心中逐漸抽離出來,讓孩子去走自己的路。這樣,愛能促進孩子生長,也能促進父母生長。
當第一個孩子已經滿18歲了,父母這個時候想生二胎,就應該充分考慮老大的意見。
因為父母的決定確實會影響到以后的生活,為什麼生的時候忽略老大,而養的時候想起了老大?
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是獨立的個體。有權利決定自己的人生。
最后的話:我寫這篇文并不是抵觸生二胎,只是對于高齡拼二胎的父母覺得需要慎重再慎重,畢竟年齡大了,很多事情身不由己。